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从此江东还渭北,莫因契阔负诗盟。
书怀。 宦路侵寻已倦游,功名何敢望前修。谬纡州组三宜去,回视儒冠一忍羞。畴昔尝窥循吏传,只今谁是富民侯。夜来好雨催归棹,春水茫茫涨鸭头。
剪牡丹有感二绝 其二。 剪却牡丹春事休,莺应惆怅蝶应羞。绿阴满地无人见,倚遍栏干独自愁。
蜡梅。 龙麝浓薰总不宜,幽香细细忽闻时。蜜脾悬磬无馀味,鹤膝横陈有老枝。玉蕊檀心还得似,蜡言栀貌有谁欺。却疑不是人间物,三嗅殷勤与赋诗。
和吴守拜上方历日之赐已而雪作约同僚登俯江楼见怀之作 其二。 天教三白瑞来麰,黄竹歌声浪自愁。未问骑驴游霸上,行将跨鹤上扬州。桥横忽度行天马,帘捲何须压海牛。鼓吹从来杀风景,丁宁江上莫惊鸥。
真情。 魏紫姚黄次第荣,政须亲戚话真情。楼台是处增诗兴,罗绮丛中放酒行。下榻能留黄叔度,高斋端有谢宣城。却怜老令卑栖甚,目送归鸿意自倾。
端午日被旨祷雨天目山次日至临安县道中 其二。 绿林深处啭黄鹂,光景浑如初夏时。尚觉风头能瑟瑟,却忧雨脚反迟迟。
和汉老弟留衢。 眼中犀角无馀子,膝下荆兰总一般。纵有家声报消息,未如一见始心安。
剧暑出局径归打睡逾月不奉正甫谈绪且顿寒诗。 早归伏日莫踌躇,昼寝众教笑宰予。奠枕清风招我老,揽衣阅月向人疎。宁无酒共公荣饮,亦有诗成阿买书。须待雨凉寻旧约,只今旱火况焚如。
咏古 其一。 柳子脂韦不佩弦,痴心附丽老羁缠。廉商浪说能为市,吏贾由来却悟鞭。
慈氏院僧了通欲以常庵所书嵩明教尊僧篇付诸剞劂以永其传以广其流布居士欢喜因为说偈言。 明教宗风留纸上,常庵心法见毫端。若人于此能三省,成佛元来总一般。
芙蓉盛开。 溪山明处开三径,松桂丛中擅一坡。天借缠头千丈锦,红云不尽绿云多。
戏简林子长。 溪上园亭处处新,想君屡费橐右银。莺窥绣户烦三请,蝶绕花梢知几巡。恨不即时谋载酒,恐因暇日得寻春。只愁又隔同年面,却欠尊前似主人。
槿花 其四。 草中漫说千年润,花里休誇百日红。毕竟有生俱有尽,大椿朝菌得无同。
和九日南坡小集。 风雨年时政不佳,山翁无酒向谁赊。又还九日看黄菊,却喜晴天映碧纱。有底尊前悲节物,只应醉里送生涯。明年遍插茱萸处,目断西飞雁影斜。
憩东山驿。 征车又抵东山驿,屈指前回仅两旬。多少路人相借问,不知何事往来频。
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 其一。 休咏诗人大小东,丰年雨意十分浓。使君自是为霖手,不遣昌黎苦讼风。
同舍饯新滁阳使群范子由寺丞于成均芳润轩分。 忆昔飞凫来上国,作县声名动宸极。今朝颇怪空马群,十年所得真鸡肋。笑指滁阳有佳处,手把一麾留不得。醉翁相望百年间,琅琊自此添颜色。
郁簿诗来记向来访逮小酌家酿一两日又将全熟矣用韵为约。 酒红拂拂借苍颜,一笑忘形尔汝间。早晚小槽新酿熟,能来把酒对南山。
万侍郎母夫人挽诗。 闺壸高风在,乡闾美事传。宁须伯仁长,更觉寿昌贤。禄养酬初志,恩封慰暮年。侍郎官已贵,遽返阆昆仙。
扬司理章公挽诗。 宦游曾记旧桐川,泮水凄凉愧郑虔。怪得儒流有师法,知从乡老得心传。未酬龙伯连鳌手,遽作维扬跨鹤仙。太息孔门空用开,不教一柱果擎天。
和人六绝 其四。 沧浪未濯软红尘,捧檄东来祇为亲。天女不知摩诘病,云何却现宰官身。
舟中睡起。 望外星占婺,年馀水记苕。去思谁结恋,来暮岂闻谣。季布从渠毁,冯唐莫我招。舟中无一事,睡足有今朝。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七。 诗到齐梁后,名多李杜浮。谁能追正始,蟪小岂知秋。
正卿不见累日闻十二日与郑丈舍人游何山书此。 剩欲从公朝暮间,一溪留我未容还。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